7月22日,五邑大学、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(以下简称“江门幼专”)与江海区人民政府共同召开“双百行动”联席会议,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深度协同新阶段。
自2024年10月签订“双百行动”结对共建合作协议以来,江海区与五邑大学、江门幼专以“江海所需”与“高校所能”的精准对接为原则携手并进,聚焦区域产业发展、城乡建设规划、集体经济发展、基本公共服务、人才培养和改革创新等领域加强共建共促,目前已形成涵盖产教融合、乡村振兴、城市品牌提升等重点方向的12个合作项目,为江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五邑大学选派专家教授进校园担任科学副校长,开设科技讲座,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,指导建设STEM教育实践基地。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天鹅湾小学科学教育体系的优化升级。
“在高校服务队的多维度赋能下,学校于去年底成功跻身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、广东省科学教育示范校之列,科学教育水平实现质的飞跃。”天鹅湾小学校长胡洁兰介绍,天鹅湾小学将与“双百行动”服务队携手,系统梳理科学教育示范课程体系,联合制作科学实践手册,更新科学教育实践科目,引入人工智能、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内容。
以“双百行动”为重要纽带,江海区积极作为,大力推动高校赋能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,形成了多领域、深层次的校地合作新局面。五邑大学在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,江门幼专也在学前教育领域积极展开校地合作。
江门幼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,深度参与江海区学前教育创新发展:在教师培训方面,参与江海区实验幼儿园的AI培训,帮助高新第一幼儿园构建生命课程方案;策划举办《AI赋能幼儿教育实用教程》专题讲座,与江海区学前教育工作者探索幼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。
江门幼专还积极拓展合作领域,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街道。该校派出绘本阅读服务队,走进江海区江南街道新南里社区服务中心,开展“树真好”故事会活动,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、学习成长的优质平台。同时,该校组建3支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,充分发挥师生的专业特长,围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,为江南街道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此外,江门幼专还与滘头小学、江门市第十一中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形成高校、街道、中小学联合的“校-地-校”共建模式,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。
五邑大学驻江海区“双百行动”服务队队长、江海区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办副主任李冬利介绍,目前结对高校与江海区教育局合作开展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,构建了“高校-区域-学校”联动机制,形成涵盖教师发展、课程建设、课题研究等五大领域的项目需求清单,并搭建起实施框架。
盛夏时节,江海区长廊生态园充满欢声笑语。升级后的奇幻森林项目让孩子们仿佛置身童话世界,新开设的水上乐园溅起阵阵清凉水花,正在调试的冰雪世界让游客们翘首以待。这座集农业体验、文化研学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,正逐渐成为江门旅游新地标。
自“双百行动”结对共建以来,五邑大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深度融入江海区文旅产业发展。该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伍锋带领团队,为礼乐街道龙头项目长廊生态园量身打造升级方案,优化功能分区,拓展研学旅行、亲子游乐等多元业态,并联合江门幼专共建“幼教实践基地”,让高校学子深度参与园区表演、课程研发,为传统景区注入活力。
五邑大学师生还深入外海街道,走访青青读书会革命遗址、陈少白故居等文化地标,结合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优势,探索“文化+旅游”融合新路径。江门幼专“邑YOUNG创未来”团队则以AI技术赋能美育,在外海街道幸福邻里汇打造沉浸式音乐课堂。
今年3月,五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与江海区召开城市品牌建设专题会,围绕礼乐龙舟文化、外海太虚拳等特色资源展开深度研讨。双方计划依托高校专业力量,塑造具有江海辨识度的城市IP,探索“文化+旅游”融合发展模式,助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构建‘需求对接-资源整合-成果转化’的可复制路径。”李冬利展望,通过校地协作培育文旅人才,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县域产业资源,打造特色典型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,实现人才培养、科研转化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。
此外,五邑大学还深入调研了解江海区“1+3+2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,推动多个二级学院开展政校企合作,促进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、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和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其中,创新创业学院联合江海供电局、江腾集团开展安全应急产业园重点企业能耗调研和碳排放信息收集,形成低碳(零碳)园区规划建设建议方案,为园区绿色转型提供科学依据;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产学合作单位天猫校园,利用五邑大学数字商业服务实验实训基地,帮助“江海优品”优质企业拓展年轻消费市场;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与江门市纯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“电镀含镍废水处理回用与设备研制”项目,开发高效、低成本废水处理新工艺1项,推动企业环保技术升级;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帮助江门市蒙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展“面向多模态数字孪生的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与控制技术”研究,开发出电机自抗扰伺服控制系统,打破国外软件对于此领域的垄断,助力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。
近日,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果超市(江门专区)在江门高新区(江海区)启用,这一创新平台的落地,离不开五邑大学的深度参与。该校多项前沿科研成果已成功入驻该超市,为高端装备制造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力。
2021年,江门依托江门高新区,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以“五维一体”为发展格局的安全应急产业园。近年来,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发展迅猛,已引进安全应急产业项目297个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1个,计划投资额达908.23亿元,涵盖了应急救援装备、智能安全防护、监测预警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,逐步构建起了一个日益完善的安全应急生态圈。
今年3月,五邑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积极行动,深入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开展专题调研。调研团队重点对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在应急救援装备、智能安全防护、监测预警设备、关键元器件等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。同时,与江门高新区(江海区)围绕应急产业布局、人才需求、校企合作等核心议题达成多项共识,计划在人才培养、科研攻关、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,助力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打造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。
五邑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,紧密围绕安全应急产业需求,优化课程设置,构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学科体系;在人才培养上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培养一批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;在技术创新领域,加大科研投入,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安全应急领域的前沿研究,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